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江理>>正文
《中国网教育》:江西理工大学“热控先锋”团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迎来新突破
日期:2025年07月17日 16:50  点击次数: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由电池热失控引发的安全事故频发,对驾乘安全问题构成严峻挑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为核心安全部件之一的传统隔热材料性能不足,已难以满足行业对高性能隔热材料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一支来自江西理工大学的“热控先锋”创新创业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气凝胶隔热材料,为解决行业痛点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团队精准锁定了新能源汽车电池传统隔热材料的三大核心痛点问题,并逐一实现了技术突破。

一、锚定行业痛点,精准聚焦研发方向

该团队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在前期深入调研和产业交流的基础上,精准锁定了新能源汽车电池传统隔热材料的三大核心痛点问题:一是热导率高,导致热失控;二是材料易燃有毒,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密度大抗震性差,影响整车性能。这些明确的痛点问题成为了团队实验室攻关的“靶标”。正如团队学生负责人戴磊所介绍:“我们的目标非常具体:开发一种材料,能在这些关键指标上显著超越现有解决方案。”

二、三大核心技术突破,奠定材料卓越性能

为解决上述痛点问题,“热控先锋”团队在实验室取得了三大核心技术进展:

(1)三相微纳尺度热组织耦合技术:团队通过多次配方调整和工艺优化,精细构建了气凝胶的纳米孔隙网络,最大限度地阻隔了热量传递。经过测试,材料的实测热导率成功降至0.0158 W m−1K−1

(2)本征阻燃防火相杂化构筑技术:针对材料易燃有毒的弊端,团队筛选并应用了环保高效的阻燃剂。经过反复试验,该材料实现了遇火3秒内自熄,且不释放有毒烟气,有效解决了安全与环保的双重顾虑。

(3)聚合物三维空间网络捆扎技术:为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团队系统测试了不同种类、排布方式的纤维对材料抗冲击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增强工艺。在不显著增加材料密度的情况下,该材料的抗冲击和抗震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成功攻克了材料轻量化与强韧性之间的矛盾。

image.png

三、实验室到生产线:成果验证彰显实力

历经无数个日夜的反复实验与调整,团队的汗水最终凝结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性能参数全面优化的复合气凝胶隔热片样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是科研成果转化的“惊险一跃”。团队学生负责人戴磊谈及这一过程时说到:“当在生产线上实测数据与实验室结果高度吻合时,才是对团队所有努力的最大肯定。”

在江西理工大学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的支持下,学校为“热控先锋”团队提供了近1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场地,为此次技术攻关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团队成功研发的新型复合气凝胶隔热材料,不仅展现了卓越的科研实力,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未来贡献了“江理”力量。“这次的研究成果仅仅是一个起点,未来,我们希望这项技术能真正走向市场,不仅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可靠的安全守护,也能在航空航天、节能建筑等领域得到应用,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中国新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潜力与担当。”该团队指导教师张思钊博士在谈及此次进展时表示。(文/余帅、宋彤图/戴磊)

http://jxjy.edu.china.com.cn/2025-07/15/content_43173905.htm



上一条:《中国网教育》:古建奥秘趣探索 小手触摸大科学——江西理工大学“三下乡”实践队开展能源类专业特色课堂
下一条:《凤凰新闻》:江西理工大学学子“智链”田间:科技赋能鹰嘴桃产销全链条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